法制讲堂进校园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安全法制意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4月24日-25日,人文学院SQA中心主办的法制安全讲座在中关村校区中心教学楼317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海淀分局派出所李亚鑫警官主讲。
李警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未成年人犯罪、校园欺凌、学生伤害事故等热点案例,以法论事,以案析理,向学生们讲解了基本的法律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分辨合法和非法行为,让大家知法、懂法、守法,同时懂得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
特别在网络兼职、网上刷信誉、网络中奖、冒充熟人网上借钱等方面详细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和伎俩,提醒学生时刻紧绷防诈骗这根弦,将防范安全意识和方法谨记于心。
拓展知识点:电信网络诈骗“七形式、三防范”
电信网络诈骗的七种形式:
1.网络招工刷单诈骗;
2.冒充公检法诈骗;
3.冒充老板、会计类诈骗;
4.冒充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贷款人群类诈骗;
5.冒充客服的网购人群类诈骗;
6.网络交友类诈骗;
7.投资理财类诈骗。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三种建议:
1.凡是接到自称卖家的电话说需要退款或者重新支付时或者取消某项功能时,一定要亲自登录官方购物网站查询,不要轻易按照对方提示进行操作。
2.凡是要求用户提供花呗、借呗、微粒贷等贷款额度,以及股票、理财等信息的都是诈骗分子。
3.凡是要求事主独自通话,同时不要相信反诈中心提示的都是诈骗分子。
此外,李警官详细讲解了关于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的方法,以及心理调整常用的四种方式。讲座最后,李警官跟在场的同学进行了互动,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
拓展知识点:心理调整常用的四种方法
学会倾诉:
倾诉是一种主动的心理调节策略,是释放心理压力最简单易行也最为见效的方法之一,是帮助自己整理思路、疏泄情绪、释放压力的过程。在受到误解、委屈或责备时,找一个自己信得过、谈得来的人,把憋在心里的话一股脑儿说出来,就会感到心头轻松许多,即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会大大降低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
学会宣泄:
消极情绪积聚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宣泄出来,以达到心理平衡,否则就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懂得发泄、学会发泄、适时发泄、适度发泄同样是种能力,对于维护心理的健康和平衡非常重要。现实生活中宣泄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从小小的一声叹气,到哭泣、叫喊、唱歌以及体育运动,比如打球、游泳等,都可以使因压抑产生的不良情绪得到及时的排解。
学会转移:
情绪紧张时,可以暂时离开挫折情境,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中去,使情绪得到缓解,比如工作、听音乐、看电影、散步、上街购物等。一些事情是人们无法改变的,既然已经成为事实,就尝试着去接受、去面对。一个人不可能改变全世界,事物不会因你而改变,人们所能做的,就是适应这个世界。
学会微笑:
微笑是生活中的润滑剂。一个简单的微笑,可以提高大脑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素,能消除人际紧张、化解压力、减少烦恼,能改变和调节人的情绪。
此次讲座,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中心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生们的法制安全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